4天销售3万册!2019年出版的书为什么时隔3年销量暴增?
2019年出版的1本名人自传随笔,为什么时隔3年销量暴增,4天销售3万册?
听听策划方长江新世纪推广部讲述该书背后的故事...
近日,“俏江南”创始人张兰成为新一代互联网销售“神话”主人公。她在2019年出版的自传随笔《我的九条命》,也一跃成为备受瞩目的畅销书,4天内销售突破3万册。
契机竟源于当事人的舆论纠纷,事件发酵,瞬间引发网友热议,登上微博热门话题。张兰直播间中的《我的九条命》迅速售空。我们预感到这是一波不可小觑的流量,承接并转化销售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同时,还要坚守出版从业者的价值理念,立足图书内容,将书中对社会有正面影响的部分借此机会传播。
其实,早在2019年,《我的九条命》便已问世。最初拿到书稿时,编辑部非常惊叹,感佩于张兰女士蓬勃生命力的同时,书的后半段关于张兰女士与资本狭路相逢、惊险博弈的记叙非常有含金量,它涵盖了中国民营企业转型时遇到的普遍问题,又揭露了一些不被大众了解的商业真相,既典型又具体,堪称教科书级案例,够得上“中国版《门口的野蛮人》”的标签。
果然,该书出版后获得很好的口碑,在豆瓣获得8.5分的好评,很多读者都认为这是一本兼具真情实感、人生沉淀与商业思考的佳作,极力把它推荐给别人。
可是,彼时因各种不可抗力影响,该书没有合适的营销时机,错过了最初上市的3个月,像许多销售平平的书一样,无法激起更多水花。
许多牵挂于该书的遗憾与期盼,被这次突如起来的流量重新推上了水面。
我们的重心自然还是以销售转化为目的。第一步便是联结读者。我们在翻看张兰女士微博、抖音的评论时发现,许多粉丝对她的过往经历十分好奇,这与《我的九条命》中的内容刚好契合。于是我们和张兰女士及团队达成共识,请她以书中内容为基础对直播间的观众讲述自己的经历,首场直播该书售出5000多册。
在看到图书销售有如此好的趋势之后,我们思考如何将书的内容与流量再进行紧密结合,关键在于提炼书中具有流量潜力的内容。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直播盛行,这些内容和过往的卖点有些许不同,但共性是既能对书有概括性,又能引起目标读者的共鸣。
张兰
粉丝对张兰女士的评价中有几个高频词汇,如“女强人”“战兰”“女性榜样”,我们脑海中突然蹦出来“大女主”这个词。确实,张兰女士的人生经历就像是从小说中走出的大女主,精彩纷呈。于是,我们开始准备第三波物料,在全网投放了一篇名为“她的人生经历远比大女主的爽文来的真实、励志”的文章,文中嵌入了书中大量精华,比如年仅14岁的她凭着闯劲儿把下放的全家调回北京;在外国打工,最忙时1天打6份工赚得第1桶金;回国创业开办“阿兰酒家”红遍京城;亲弟弟被害张兰关店缉凶;从头再来创立“俏江南”,以及最后在面对资本时不屈博弈。这篇文章也被其他营销号和自媒体看到,他们根据这些精彩内容制作起了“自助餐”,张兰“大女主”这个话题一夜发酵,掀起了又一波流量高潮。
在之后的直播中,张兰因犀利的言语、豁达的胸怀、内涵的讽刺、亲民的聊天方式,一下子俘获了大批粉丝。张兰的账号以及有关她的新动向无疑成为了这一时期全网的热门话题。最终话题统一流入了同一个方向,那就是张兰的“大女主”人设。
《我的九条命》封面上有一句醒目的文案: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前半生在人生低谷时逆风而上的张兰,与如今面对舆论堪扰仍能笑对一切的张兰,都是凭借“不顺从”,越过一个个在旁人看来艰难的坎儿。读者每每在直播间受到张兰的感染,翻开书本后又得到相映衬的启发。该书的内容与张兰女士展现的风貌完全契合。这想必是该书能在流量风口中既能爆发,又不至于泛滥轻浮,最终收获广泛好评的原因。我们也巧妙地运用书中和网上的素材加工,投入了第四波视频物料,激活这些亟待发光的内容点。
最近张兰的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基本在40万人以上,并长时间霸占美食带货榜第1名,一度超越了东方甄选的人气。
从11月25日开始,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
11月25日单日销售5500册
11月26日单日销售6121册
11月27日单日销售5642册
11月28日单日销售4637册
仅靠直播10分钟的介绍,该书便能实现日均销售超5000册,此时,算是真正的流量与销售相结合。仅有流量和大众讨论热度还不够,于是我们投入了第五波物料。那就是传统媒体的声音。我们整合了与书相关的资料、书摘、新闻稿,给到关注张兰的媒体手中。通过媒体宣传加深人们对她的了解,并将深层了解的途径转向图书。
如果说传统媒体是我们左手强力的武器,那抖音名人营销号便是我们右手的杀招。借着近日视频素材的积累和投放,图书销量斐然,我们相信还会有更多转化,于是找到了合作方“创北文化传媒”,他们有自己强大的抖音矩阵和丰富的短视频图书营销经验。我们把独家录制的视频素材精选整合,提供给他们再进行二次剪辑、发布,引起新一轮传播。
该书的销售在抖音上形成了“张兰直播间——媒体营销号——图书营销号”三者之间的完美闭环,流量互引,使得内容和销售有了井喷似的爆发。
当我们在为流量引入并转化销售的同时,战场的另一边开始了激烈的工作。
各网站资源位的争夺异常激烈,销售同事在事件爆发的一开始,就已经在和渠道协调资源。抖音的流量溢出,流入到当当、淘宝、京东的池子里,雪球越滚越大,资源越给越好,库存越来越少……是的,现在又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库存不足。
疫情期间突发的热点,是好事儿也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儿。纸张供应不稳定,能否及时补给?印厂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面对庞大的工作量,能否承接工作?各渠道汹涌的需求是否务实?每个步骤都需要沟通,每一步都在和时间赛跑。
发行、印制、库房加班加点,现货及时上,预售及时补,在疫情封控期间线上联系,线下派专人解决。由于线下工作会面临许多不可控因素,我们多次开会,对图书的印量和后续工作进行预判,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发货有保证了,也必须要考虑到最后一项工作——长尾营销。尽管1周内消化了近3万册的库存,但由于工作多需预判,为了不给后期工作带来太大压力,我们提早启动消化加印图书的工作,联系更多抖音达人,寻找中盘、社群,共有10个渠道加入到长尾营销的环节中。这样既保证了流量所需的图书印量,也不会因超额加印造成库存压力,这和事前预判的精准和事后准备的充分及时都不无关系。
如果说这样一本老书能实现4天销售3万册,出圈全靠“筹划”吗?答案是肯定也是否定。肯定的是:这本书内容扎实,编辑投入了大量精力,花了很长时间与张兰女士深度沟通,整理稿件,提炼书的亮点,最终孕育出一本充分契合彰显张兰人生风貌的随笔自传,兼具社会意义;否定的是:这段时间的爆火出圈,既有运气的成分,又有操作层面的缘由,最终的爆发,是靠长江新世纪推广、销售、编辑、发行、印制等板块的多方合作才达成的。大家不断地捕捉每一个可以转化销售的机会,把一个话题放大,追根溯源;把每一条热搜、每一条评论、每一篇通稿,都扎扎实实地转化为销量。
由此看来,出版社的营销团队平时便要积累素材、资源和渠道,建立完善的生产、宣传、销售机制,练习高效沟通,才能在偶然的营销事件中有的放矢,承接住突如其来的流量,使一本老书抓住机会再焕生命力。反应迅速、高效配合、整合资源,正是这本书出圈的关键。
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有九条命,目前只是第二条,相信还有无数的机会和挑战在等着我们。
校 对:马 葵
编 辑:陈 麟
复 审:张维特
终 审:宋 强
推 荐 阅 读
● “我终于熬过来了!”——2022年一线编辑的真实生存状态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中国书业最忠实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新媒体矩阵